穿山甲是外形最奇特的哺乳類之一,一般人容易將牠與貧齒目或有鱗目混淆。其特點是:無齒、長舌、角質厚鱗、小頭銳面;穴居、性怯懦、行動遲鈍、晝伏夜出、能挖洞、能游泳、能爬樹、食蟻性。
實際上,穿山甲在分類上,屬鱗甲目(Pholidota),鯪鯉科 (穿山甲科) 1 屬 7 種。一般而言,哺乳動物學的學者都同意全世界只有 7 種型態差異明顯的穿山甲,其中 4 種分布在非洲:大陸長尾穿山甲,白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3 種分布在亞洲南部亞洲的穿山甲,包括中國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爪哇穿山甲。
皆生活在森林和草原,分別為樹棲性或地棲性,以捕食螞蟻和白蟻為主食。因數量明顯減少,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II。
中國穿山甲的分布較廣泛,就地理分布進而分為台灣穿山甲、華南穿山甲、海南穿山甲等三個亞種。
穿山甲英文的意義:
Peng-goling:roller 在馬來文的意思是會捲曲的動物、滾動之動物。
Pholidota:horny scale 在希臘文的意思為角質鱗片。
Manidae:dead or ghosts 羅馬文的意思為死者或鬼魂。
穿山甲與中國歷史的淵源
南北朝梁代道士陶弘景 (西元456-536) 著本草經集注中,有一段形容穿山甲-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黑色。北宋蘇頌 (1020-1101)─本草圖經中形容:鯪鯉即今穿山甲也,生湖廣嶺南及金商均房諸州,及深山大谷中皆有之。南宋博物學者羅願 (1136-1184)約於1174年完成爾雅翼,解釋《爾雅》草木鳥獸蟲魚各種物名﹐以為《爾雅》輔翼﹐所以名為《爾雅翼》。爾雅翼書中記載:鯪鯉四足,似鼉而短小,狀如獺,徧身鱗甲,居土穴中,蓋獸之類,非魚之屬也,特其鱗色若鯉,故謂之鯪鯉。又謂之鯪豸,野人又謂之穿山甲,以其尾能穿穴,故也能陸能水,出岸間鱗甲不動如死,令蟻入,蟻滿便閉甲入水開之,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能治蟻瘻。明代醫聖李時珍 (1518-1593)的本草綱目對穿山甲的形容:其形肖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而俗稱為穿山甲。郭僕賦,謂之龍鯉。
臨海紀云,尾刺如三角菱,故謂石鯪。鯪鯉狀如鼉而小,被如鯉而闊,首如鼠而無牙,腹無鱗而有毛,長舌,尖喙,尾與身等,尾鱗尖厚有三角,腹內臟腑俱全,而胃獨大,常吐舌誘蟻食之,曾剖其胃約蟻升許也。
穿山甲面臨的壓力
穿山甲的鱗甲長久以來一直是傳統中藥的重要成分,其藥性:穿山甲味鹹,性微寒。中醫的穿山甲鱗片分為山甲片、炙山甲、炮山甲。功效:消腫化膿、散淤通絡、通經、下乳、活血鎮痛。主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痺、經閉、乳汁不通、止血、癥痂積聚。穿山甲肉的功效:滋陰、清熱解毒。主治:久病體虛、瘰癘。因此,穿山甲的肉在傳統醫學與民俗醫學中被視為常用的補藥。也因為如此,穿山甲的族群長期以來,面臨嚴重的獵捕壓力。
台灣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山系周邊山麓丘陵及台地;海拔分布500公尺上下的高度是最常出現的高度。丘陵地的快速高度開發,已經直接對穿山甲的族群量構成極大的威脅。但遲至今日,穿山甲的人工圈養與醫療救傷技術仍舊面臨許多的問題極待克服。是以,人工圈養下的穿山甲個體仍寥寥可數。
穿山甲的未來在你我的手中
由於穿山甲的巢穴在地面下,屬夜行性動物,不易觀察。早期研究大多集中在型態分類、比較解剖及胃內容物分析。90年代分子生物學在分類學上的應用興起,多以穿山甲的分類學研究為主。但是,與其生活與繁衍密切相關的生態、生理研究,因為困難度高,依舊很少,更遑論經費的投注。因為,有關穿山甲基本的代謝機制、消化方式、血液生化等臨床數值、及臨床影像的研究仍闕如;其他如營養、疾病病因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嘗試進行野外生態研究,希望能解開台灣穿山甲的野外棲地、食性與行為生態的謎。希望能藉此作為建立穿山甲最佳飼養條件、代謝、麻醉保定、藥物的作用、疾病的早期診斷方法、藥物治療成效的評估等資料的肇始。開啟了台灣穿山甲研究與復育的契機。期望未來,能有足夠的資料進一步的應用於棲地保護、繁殖生理與繁殖技術的研究。讓我們的後代子孫還有機會在野外一窺盔甲精靈--穿山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