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穿山甲的由來

穿山甲是外形最奇特的哺乳類之一,一般人容易將牠與貧齒目或有鱗目混淆。其特點是:無齒、長舌、角質厚鱗、小頭銳面;穴居、性怯懦、行動遲鈍、晝伏夜出、能挖洞、能游泳、能爬樹、食蟻性。
實際上,穿山甲在分類上,屬鱗甲目(Pholidota),鯪鯉科 (穿山甲科) 1 屬 7 種。一般而言,哺乳動物學的學者都同意全世界只有 7 種型態差異明顯的穿山甲,其中 4 種分布在非洲:大陸長尾穿山甲,白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3 種分布在亞洲南部亞洲的穿山甲,包括中國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爪哇穿山甲。
皆生活在森林和草原,分別為樹棲性或地棲性,以捕食螞蟻和白蟻為主食。因數量明顯減少,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II。
中國穿山甲的分布較廣泛,就地理分布進而分為台灣穿山甲、華南穿山甲、海南穿山甲等三個亞種。
穿山甲英文的意義:
Peng-goling:roller 在馬來文的意思是會捲曲的動物、滾動之動物。
Pholidota:horny scale 在希臘文的意思為角質鱗片。
Manidae:dead or ghosts 羅馬文的意思為死者或鬼魂。
穿山甲與中國歷史的淵源
南北朝梁代道士陶弘景 (西元456-536) 著本草經集注中,有一段形容穿山甲-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黑色。北宋蘇頌 (1020-1101)─本草圖經中形容:鯪鯉即今穿山甲也,生湖廣嶺南及金商均房諸州,及深山大谷中皆有之。南宋博物學者羅願 (1136-1184)約於1174年完成爾雅翼,解釋《爾雅》草木鳥獸蟲魚各種物名﹐以為《爾雅》輔翼﹐所以名為《爾雅翼》。爾雅翼書中記載:鯪鯉四足,似鼉而短小,狀如獺,徧身鱗甲,居土穴中,蓋獸之類,非魚之屬也,特其鱗色若鯉,故謂之鯪鯉。又謂之鯪豸,野人又謂之穿山甲,以其尾能穿穴,故也能陸能水,出岸間鱗甲不動如死,令蟻入,蟻滿便閉甲入水開之,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故能治蟻瘻。明代醫聖李時珍 (1518-1593)的本草綱目對穿山甲的形容:其形肖鯉,穴陵而居,故曰鯪鯉,而俗稱為穿山甲。郭僕賦,謂之龍鯉。
臨海紀云,尾刺如三角菱,故謂石鯪。鯪鯉狀如鼉而小,被如鯉而闊,首如鼠而無牙,腹無鱗而有毛,長舌,尖喙,尾與身等,尾鱗尖厚有三角,腹內臟腑俱全,而胃獨大,常吐舌誘蟻食之,曾剖其胃約蟻升許也。
穿山甲面臨的壓力
穿山甲的鱗甲長久以來一直是傳統中藥的重要成分,其藥性:穿山甲味鹹,性微寒。中醫的穿山甲鱗片分為山甲片、炙山甲、炮山甲。功效:消腫化膿、散淤通絡、通經、下乳、活血鎮痛。主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痺、經閉、乳汁不通、止血、癥痂積聚。穿山甲肉的功效:滋陰、清熱解毒。主治:久病體虛、瘰癘。因此,穿山甲的肉在傳統醫學與民俗醫學中被視為常用的補藥。也因為如此,穿山甲的族群長期以來,面臨嚴重的獵捕壓力。
台灣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山系周邊山麓丘陵及台地;海拔分布500公尺上下的高度是最常出現的高度。丘陵地的快速高度開發,已經直接對穿山甲的族群量構成極大的威脅。但遲至今日,穿山甲的人工圈養與醫療救傷技術仍舊面臨許多的問題極待克服。是以,人工圈養下的穿山甲個體仍寥寥可數。
穿山甲的未來在你我的手中
由於穿山甲的巢穴在地面下,屬夜行性動物,不易觀察。早期研究大多集中在型態分類、比較解剖及胃內容物分析。90年代分子生物學在分類學上的應用興起,多以穿山甲的分類學研究為主。但是,與其生活與繁衍密切相關的生態、生理研究,因為困難度高,依舊很少,更遑論經費的投注。因為,有關穿山甲基本的代謝機制、消化方式、血液生化等臨床數值、及臨床影像的研究仍闕如;其他如營養、疾病病因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嘗試進行野外生態研究,希望能解開台灣穿山甲的野外棲地、食性與行為生態的謎。希望能藉此作為建立穿山甲最佳飼養條件、代謝、麻醉保定、藥物的作用、疾病的早期診斷方法、藥物治療成效的評估等資料的肇始。開啟了台灣穿山甲研究與復育的契機。期望未來,能有足夠的資料進一步的應用於棲地保護、繁殖生理與繁殖技術的研究。讓我們的後代子孫還有機會在野外一窺盔甲精靈--穿山甲。

梅花鹿的資料

台灣梅花鹿、偶蹄目、鹿科,僅產於台灣島的特有亞種,棲息於海拔二百公尺以下的叢林草莽,在秋季交配,懷胎八個月,次年四月至六月間可以生下小鹿。台灣從遠古的鹿群遍野,到荷據時代年產十萬張鹿皮,過度的濫捕及平原棲地永久性消失,梅花鹿終於在野外完全滅絕,僅剩少數人工豢養。然而悔花鹿與台灣先住民文化、台灣歷史,甚至台灣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關連。非特有種,國內亦無保育,野外已絕跡,多為飼養,草食性,生殖季節十月至次年二月。梅花鹿是因其背上有白色似的梅花斑而得名,通常公鹿體型較大,肩高約一公尺,體常可達七十多公分,而雌鹿的體型較小,而且牠的頭上是沒有角的。雄鹿從兩歲時開始長角,而且每年增加一個分叉,五歲以後才停止分叉。梅花鹿的主食是樹葉,牠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中午時,梅花鹿常會在樹下靜臥,打個小盹,或是將他們剛剛吃過的東西反芻。梅花鹿是很愛乾淨的,在春天時還成有白斑的夏毛後,就經常嘴去修飾牠們,不過在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冬毛後,雄鹿反而喜歡將自己弄得一身是泥、以吸引雌鹿的注意。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若一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身長脖子,瞪大眼睛,進入警戒狀態。   
和許多動物一樣,梅花鹿的最大「天敵」,也是人類;幸運的是,牠是一種人類捨不得讓牠絕種的動物。 梅花鹿之所以特別讓人眷顧,緣於牠的寸體寸金:鹿皮可製皮飾,鹿茸是中藥有名的補品,據「草本綱目」記載,鹿的角、筋、血、膽、髓?,都有滋補之效,總計鹿身上可做藥的部位就有二十幾種;鹿肉則是頗受歡迎的山珍海味。所以,梅花鹿全身上下,可以說沒有一個部位是沒有經濟價值的,因此,牠還是促進台灣開發的大媒人。 牠在野外已消失臺灣梅花鹿是臺灣的特有亞種,原本棲息在臺灣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但在荷據時代,荷蘭人積極鼓勵捕鹿,並引進歐洲的獵犬參與捕鹿,以供應市場的鹿皮需求,1638-1639年的年收穫量約為12萬張鹿皮,1640年台灣已成為日本鹿皮市場最大的供應國,也因日本市場的需求,使得菲律賓、泰國與臺灣等三地的鹿瀕臨滅種。此外,人口增加,農耕面積擴張,稻米及甘蔗持續開墾種植,梅花鹿的棲息地大幅萎縮,而獵捕行為並未受到嚴格管制,導致臺灣的最後一隻梅花鹿於 1969 年在野外絕跡。梅花鹿族群復育,在野地重現鹿蹤,不僅是野生動物保育與復育的重要目標,更是臺灣本土保育行動發展的里程碑。臺北動物園因展示教育需要,以動物族群管理原則,在園內所保存與繁衍的梅花鹿族群,就成了臺灣梅花鹿保育復育的重要種源,臺北動物園也就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梅花鹿保育的責任。梅花鹿復育計畫臺灣梅花鹿的復育計畫從1984年由墾丁國家公園推動,在各保育相機構與學術單位共同合作下,以臺北動物園的梅花鹿做為復育的起始。1986年由台北動物園提供26隻梅花鹿作為復育種源,至今已歷時近 20 年,在墾丁野地已有近300隻梅花鹿活動。在此復育計畫的進行過程中,為提供適合梅花鹿棲息活動與繁衍的棲息地,維持棲地生態環境的完整性與自然,也使得同域生物共同受到保育。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吳郭魚的資料

吳郭魚之父吳振輝先生,民國前五年生,民國32年,啟彰先被日軍徵召至新加坡服役,並兼養帝水魚(即吳郭魚)。而吳振輝當人在蘇門答臘。郭啟彰先生,民國元年10月出生。曾於民國32年赴日本考察漁業,目睹日本養殖漁業非常發達,回國後致力於竹子蚵、蛤苗、血蚶之養殖推廣,為漁民帶來很大收益。
民國34年,日軍戰敗投降,翌年,振輝先生由蘇門答臘被送至新加坡,因而結識郭啟彰先生。民國35年 4月郭啟彰先生與吳振輝先生遠自新加坡千里迢迢乘船引進了十三尾的吳郭魚。啟彰先生當時引進引進吳郭魚進行繁殖曾遭遇種種困難。吳郭魚的俗名是「提那披亞」又叫做「南洋代」。它的祖籍原產於非洲的唐加尼加湖,由荷屬東印度政府帶了三十六尾至爪哇去飼養,後來又在蘇門答臘及馬來半島繁殖起來,再由日人移殖到新加坡。郭啟彰及吳振輝兩位是在民國三十五年遊歷新加坡時,對這種土名「伊坑母約魚」感到好奇。此魚生長快速,孵化三個月後便能產卵,一條母魚可產卵 250粒至 300粒。母魚產卵後將卵含在口中,在風和日麗時會將卵吐出來曬陽光,如有敵人接近,迅速將小魚和卵收進口中再逃逸。這種幼魚必須在口內孵出,因此又叫做「口孵魚」。由於這種魚深水及淺水都適宜放養,因此激起他們想引進本島養殖的念頭。加上該魚根本不需要過多的人工照顧,如果能引進本省放養,可能比本土魚種虱目魚利益更高。吳、郭兩位引進的魚苗原為十六尾,後來因船行期間缺乏淡水,他們節省自己用水來調換,小心呵護之下,到台灣存活了十三尾。郭啟彰先生先在自家的空地闢一小池放養,第一次產卵成苗共有 1,526尾其繁殖速度之快,給了他們不少激勵。而無巧不成書,在一次供水氾濫之後,這些流失的魚苗竟在不少河川溝渠之中發現已衍生的後代蹤跡,更催化了適合在台灣繁衍的生命力。吳郭魚適應本省環境,而且因其有種種優點,應能成為本省最有價值的淡水魚類。由於試驗的成功,更堅定了他們的信心,為推廣養殖,以引起其他縣市的重視,吳郭兩人乃請求省農林廳和高雄市政府。能予協助推廣,但不僅未能引起重視,反而產生某些不必要的誤會。當然,這種意外的打擊,吏他們相當難過;可是仍然再接再厲,決不灰心。他們乃改變方針,提供魚苗給他人試養,或與虱目魚混養,有一比較的機會,不料在這方面,又遭受到一些無聊的中傷。原來出售虱目魚苗業者唯恐吳郭魚的繁殖,代替了虱目魚的地位,使虱目魚養殖者,轉而養殖吳新魚,因而影響他們的利益。於是造遙中傷,說是魚有毒,切不可食用。此一謠言廣泛傳佈,但事實終究勝於雄辯,吳郭魚不但無毒,而且以其味道鮮美,價錢便宜,反而獲得大眾的喜好。民國37年高雄縣長毛振寰先生為了感念啟彰先生於縣境之大埤湖養殖該魚,欲命名為「郭吳魚」,但啟彰先生認為吳振輝先生比他年長,且學歷又高,為表敬老尊賢,故取名為「吳郭魚」。民國38年台灣省政府學林廳正式以此名稱命名。

龍的資料及由來

龍的傳說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四靈之一。
根據民間流傳龍的原型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是蛇,另一種認為是鱷魚。
秦漢以後的龍形一般為四條腿,鱷魚恰好有四條腿,蛇沒有腿。因此,許多人認為龍的原型是鱷魚,而不是蛇。最近幾十年來,出土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龍。我們發現,先秦時期四條腿的龍是極少的,最早的龍是沒有腿的,後來漸漸出現了一條腿的龍,兩條腿的龍,最后才出現四條腿龍。
古往今來的龍都有一個共同的形貌特征─蛇身,這個形貌特征同時也是龍的主要形貌特征。

據此斷定:龍的原型就是蛇。

後來所流行的龍形是人們對蛇的形貌進行了各種改造和加工之后才得以形成的。 民間傳說在民間文學藝術,龍的形象常是擬人化的。就以家喻戶曉的海龍王的形象來說,有的為民造褔,有的為害百姓。

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海龍王出現。 <西遊記>描寫了孫悟空到水晶宮向龍王借兵器節。<封紳榜>描寫了哪吒打死為害百姓的龍王太子敖丙的故事。元雜劇<梆毅傳書>,則敘述唐朝書生桏毅,搭救落難的洞庭龍女,以後結為夫婦的悲歡。而<張羽煮海>,則是秀才張羽與龍女反抗龍王,煮沸大海,終成眷屬的喜劇。 人們通過這些龍的神話故事來揚善伐惡,宣傳人民心中的社會價值。 龍能佈雲施雨的說法由來己久。在苗族地區,每年舉行布龍舞,人們把一片片青布用雙手舉過頭頂,互相連接成長龍,象徵源源不斷的流水,祈禱風調雨順,保佑豐收的地方。 筆者角度: 龍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象徵,牠是中國人精神上的領袖。 龍的目擊在文化及文學角度來看,龍只是民間虛構出來的一種靈獸。但到底龍真的是活在華夏民族的心底,還是隱活世間上呢?

根據傳說中,龍常出現在大海和江河或翻飛在空中,以下有一些古今目擊龍的出現的資料: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東晉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兩條龍,出現在龍山。燕王慕榮皝親率朝臣,在距離龍二百多步的地方,舉行了祭祀活動。 明清時期的地方志中,還不時發現有關龍的記錄。

據《臨安府志》記載,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雲南石屏縣東南的異龍湖中發現巨龍,鬚爪鱗甲畢露,大數圍,長數十丈龍山和異龍湖中出現龍,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會有龍山和異龍湖之稱 !

《唐年補錄》記載,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龍墜在桐城縣境內,因喉部有傷,當場死去。龍全長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狀。它的鱗片跟魚差不多,頭上有雙角,口鬚長達兩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紅膜。 郎瑛《七修類稿》記載,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廣東新會縣海灘上墜落一條龍,被漁民活活打死。此龍約一人高,身長數十丈,酷似畫中龍,只有腹部呈紅色。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邊發現一條龍,巨鱗長鬚,腹白背青,背上有鰭,頭上聳起高高的雙角,在幾里之外都能聞到腥味。當地群眾用席子遮蓋它的身體,官府還派人親自祭祀。一夜雷雨過後,龍消失了。它臥過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溝。

《永平府志》記載,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龍降落在灤河下游的樂亭縣境內,蠅蚋遍體。當地群眾為它搭棚以遮蔽陽光,並不斷用水潑灑它的身體。三天後,在場大雷雨中,龍離開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餘縣陳家圍子村後,數百人圍觀一條趴在沙灘上的黑龍。據仍然健在的目擊者任殿元說,該龍長約20多公尺。這個動物外形像四腳蛇,臉形和畫上的龍差不多,長著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長鬚,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徑約一公尺多。四個爪子深深扎進沙灘裡。它全身都是鱗片,形狀像鱷魚鱗。任殿元至今仍滿腹疑團,那條巨型動物為什麼長得那麼像畫上的龍? 1953年夏天,豫東某地降落一條不明動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數里前往觀看。

據目擊者所描述的形狀,這東西像一條巨大的鯊魚。它的腥味招來很多蒼蠅。這魚應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魚類,至於為什麼會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龍墜落的原因產生關聯。

牛的資料


相傳古時候的人類生活非常困苦,沒有足夠的食物充饑,有時候餓了三天五天,才勉強能吃到一餐,玉皇大帝很同情人類的遭遇,就命令金牛星下凡告訴人們:「要是你們勤奮工作,就可以三天吃一頓。」但是金牛星聽錯了,他對人們宣佈:「玉皇大帝說你們今後每天可以吃三餐,不用再挨餓了。」牛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報告牠所做的宣佈,玉皇大帝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就對牛說:「我要你去告訴人們一天吃一餐,你卻告訴他們一天吃三餐!這是你的過失,你必須為這件事負責。現在,我命令你下去凡間幫人類拖犁耕種,以獲取一日三餐。」可憐的牛就因此被罰下凡,到田裡幫人們工作了 。

熊貓的資料

這是一種家喻戶曉、人見人愛的明星動物。牠 大型布偶 在地球上出現已有三百多萬年,二千多年前的 中國古籍也多有記載。目前更是受全世界人類 矚目關注的瀕危動物。牠就是分布於中國境內 的大熊貓。熊貓?貓熊? 近代最初訂名叫貓熊,意思是牠的臉型似貓, 橫書「貓熊」 體型又像熊。後來在一次博物館的展覽中,說 二字 明標題橫書「貓熊」二字。當時觀眾習慣直書 從右到左的認讀,就唸成熊貓,從此以訛傳訛 ,久而久之就習慣叫熊貓。後來有人想正名改 為原來的稱呼,但牠已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動物 ,若再改正過來,反而不順口,就聽其自然不 再改了。
型態特徵
牠站立起來約160~180公分,跟人類一般高;約重 80~125公斤,體形圓胖似熊,頭圓而尾很短,前後肢的長度大致相等,顏面觸毛不發達 圖片,鼻端裸出部分相當發達,呈黑色顆粒狀。體色大部分乳白色,兩耳、眼的周圍和四肢黑色 ,前肢黑毛在肩部中央連接,形成一條黑色環 帶,頭部、腰部均為乳白色。腹部灰白色或黑 棕色,臀部乳白色較為混濁,足底有黑色長毛 。
手指的構造
五指并生,腕骨內側長出一個「假母指」的籽 實物標本 骨,它與五指配合,可以同人類一樣抓握東西 。 其他器官構造特色 顱骨大,扁平的牙齒和發達的顎部肌肉為其提 實物標本 供食用高纖維所必須的磨嚼能力。 或圖片 皮毛厚,富油脂,具有良好的保溫作用,並可 防止濕氣入侵。冬季也可在雪地裡睡覺。 眼睛小,瞳孔似貓縱裂,視覺不發達,具有對 光變化的調節能力。 聽覺和嗅覺發達。骨骼粗厚而重,腰和骨盆增大。 四肢粗壯有力,前後腳都內撇,蹠行性,行動 笨拙,很少奔馳跳躍。 內鼻孔在喉部開二個孔。消化道短。雙倍染色 體2n = 42個。
地位之爭
牠在哺乳動物中是一屬一種,至於屬哪一科, 有三派主張:
1. 熊類學派:與熊科動物有許多相似處,例如 與 外形、大小、尾、顱型、牙齒結構、頭部血管 插畫 排列,神經系統、神經化學特別是血清學和免 疫學試驗等,均顯示與熊科的親緣關係,屬食 肉目熊科郊熊亞科大熊貓屬。

2. 浣熊學派:認為無論地理分布、食性、習性 與形態特徵均與小熊貓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 臉部黑白相間,四肢黑色、齒冠多齒突、頭部 厚重、無冬眠、手掌骨有籽骨組成的對握結構 、雄性外生殖器相似等,表明與小熊貓親緣很近,屬食肉目浣熊科熊貓亞科大熊貓屬。

3. 大熊貓學派:認為既與熊科和浣熊科都有差 異,不應屬於熊科,也不該歸入浣熊科,應獨 立自成為大熊貓科。最近十幾年由於分子生物學的實驗發展,已證實小熊貓不屬於浣熊科。但大熊貓是熊嗎?這問題仍未解決,因為大熊貓與任何一種熊都有明顯的差異。有人將幾種熊、浣熊、小熊貓和 大熊貓的同源蛋白質,依據分子鐘假設作DNA 雜化和凝膠電泳法試驗,以同功脢的基因做比 較,認為大熊貓在熊科和浣熊科之間的遺傳距 離更接近熊科,分類地位應放在食肉目熊科大 熊貓亞科大熊貓屬。
祖先來源的推測
在雲南祿豐中新世古猿地層中發現的「始熊貓」

化石,距今約800多萬年。牠的牙齒型態特徵 都有與熊貓和熊類相似之處,被認為是從原始熊類分化過程的一支,是大熊貓的直系祖先,此支持分類上大熊貓更接近熊類的觀點。

老鷹=(黑鳶)

老鷹的別稱和生態老鷹又被稱為黑鳶或厲翼,屬台灣特有亞種、河口、湖泊及港口等地帶,偶爾還能看到牠美麗的倩影、魚類,亦吃其屍體;亦有空中進食之習慣
中文名:黑鳶(老鷹)
學名:Milvus migrans
英名:Black Kite
大小:身長59-68公分,翼長157-162公分,體重782-1186公克。
老鷹種類美濃雙溪的鳥類一、鸛形目
1、鷺科:黃頭鷺、小白鷺、黑冠麻鷺、栗小鷺、夜鷺、綠簑鷺。
2、鷲鷹科:鳳頭蒼鷹、老鷹、大冠鷲、雕頭鷹、赤腹鷹、灰面鷲、熊鷹。 3、隼科:紅隼。 二 、夜鷹目
1、夜鷹科:台灣夜鷹。
基本資料:成鳥身長約56㎝、翼長約417-465㎝、體重約630-1030g、蛋 2-5 個,白底有紅棕色斑點、孵卵期約38天、幼雛期約40-42天。黑鳶全身暗棕色,牠最大的特徵是牠那魚尾狀的尾羽,這是牠與其他猛禽最明顯的區別,所以只要看到一種很像老鷹且具有魚尾的大鳥,幾乎就可以確定是黑鳶。
老鷹的習性 根據動物學家所做的研究,這可能與老鷹的餵食習慣有關。老鷹一次生下四、五隻小鷹,由於牠們的巢穴很高,所以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餵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餵食方式並不是依造平等的原則,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最凶就給誰吃,在此情況下,瘦弱的小鷹都吃不到食物死了,而最凶狠則存活下來,代代相傳,老鷹愈來愈強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若無適當的淘汰制度,常會因小仁小義而耽誤了進化,在競爭的環境中將會遭到自然淘汰。
黑鳶廣範分部於除了新大陸以外的世界各大洲,常築巢於森林邊緣區的大樹上,巢位高約在八至十五公尺間,巢主要以枯樹枝築成平檯狀結構,直徑約半公尺,平檯中間深杯狀凹陷,常以一些碎布、紙及垃圾襯底。在食物方面,黑鳶主要以撿食腐肉或殘餚為食,常會到開墾區域的垃圾場覓食;魚牠也很喜歡,不過還是覺得撿食水面上的死魚或內臟會檢單些,雖然偶而也捕捉一些活的東西,不過牠絕少捕食比老鼠大的食物嚴格來說,黑鳶由於頗能適應人類環境又有撿食垃圾的特異功能,算是一種適應性良好的猛禽,不過進年來因為覓食區的減少及殺蟲劑的氾濫使用,使黑鳶已逐漸步上滅絕的危機。在台灣地區,「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曾伴隨過每一個人的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黑鳶可能是他所認識的第一種鳥,但今天的台灣黑鳶的數量可能不到一百隻。
黑鳶舊稱老鷹,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玩老鷹抓小雞的老鷹。以前的人對分類較不講究,只要是在天上飛的,看起來孔武有力的猛禽,不管什麼鷹通通都叫做老鷹,這顯然沒什麼學問,所以一些鳥友就用「台灣老鷹」來稱呼牠,以便和一些習慣把所有猛禽都叫做老鷹的稱呼區別。
可是這個辭也有些問題,因為牠不是台灣特有種,外國也有,若在台灣叫牠台灣老鷹、在泰國叫牠泰國老鷹、在澳洲叫牠澳洲老鷹,那豈不天下大亂,所以又一些有識之士建議跟著海峽對岸的同好叫牠「鳶」(科學無國界,此事無關統獨),後來「鳶」這個名字也在台灣使用了若干年。黑鳶全身暗棕色,牠最大的特徵是牠那魚尾狀的尾羽,這是牠與其他猛禽最明顯的區別(其他的 Kite 也是魚尾,但台灣只有 Blick Kite 一種),所以只要看到一種很像老鷹且具有魚尾的大鳥,幾乎就可以確定是黑鳶。